延吉市召開2021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
延吉新聞網1月21日訊(記者 翟宇佳)1月21日,延吉市召開2021年度工作總結表彰大會,回顧總結全市2021年的工作,表彰先進、鼓舞士氣,進一步激發全市廣大干部群眾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銳意進取、擔當作為、團結奮斗、勇當標桿,為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好延吉而努力奮斗。州委常委、市委書記趙永浩出席會議并講話。市委常務副書記薛志強主持會議。

會議現場 金洪石 攝

會議現場 金洪石 攝

趙永浩講話 金洪石 攝

薛志強主持會議 金洪石 攝

吳賢哲宣讀表彰和表揚決定 金洪石 攝
會上,市委副書記、市長吳賢哲宣讀了《中共延吉市委、延吉市人民政府關于表彰2021年度項目建設工作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對2021年在全市項目建設工作中成效突出、考核成績優秀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等15個先進集體、劉強等30名先進個人予以表彰;宣讀了《中共延吉市委、延吉市人民政府關于通報表揚2021年度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決定》,對2021年在全市經濟建設和社會各項事業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等12個模范單位、市委市政府信訪局等25個優秀單位、新興街道民富社區等18個幸福社區、朝陽川鎮太興村等15個美麗鄉村、嵇文波等12名模范領導干部、金燦等36名優秀領導干部、李京哲等197名先進工作者予以表揚。

會議現場 金洪石 攝

趙永浩頒獎 金洪石 攝

薛志強頒獎 金洪石 攝

吳賢哲頒獎 金洪石 攝
趙永浩代表市委、市政府向受到表彰和表揚的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表示祝賀。他說,過去的一年,我們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吉林及延邊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全力以赴抓項目,擴容提質抓建設,不遺余力惠民生,強基固本抓落實,經濟發展呈現良好態勢,城鄉面貌得到切實改善,群眾幸福指數得到提升,黨的建設得到全面加強,勝利召開了市黨代會、市“兩會”,全面開啟了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美好延吉新征程。今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又恰逢延邊建州70周年。延吉作為首府城市,要充分發揮全州核心示范帶動作用,凝心聚力、開拓進取,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更加昂揚的斗志、更加務實的作風,全力推動延吉各項事業在全州當標桿、作表率。
趙永浩指出,要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上當標桿作示范,不斷優化產業布局,打造特色農產品產業園區,大力支持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加快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持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加快延吉恐龍王國金豆歡樂園項目建設進度,推動鄉村旅游與周邊紅色、生態、康養等資源有機結合,有效助力鄉村振興。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堅持把項目建設攻堅行動常態化、制度化抓下去,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全力做好項目謀劃,對新建和續建項目,全程跟蹤服務,全面了解項目面臨的實際困難,及時解決阻礙問題,推動項目早投產、早達效。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開展以商招商、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謀劃促成一批投資拉動能力強、效益優的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延吉,積極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建立健全聯系企業機制,全面了解企業客觀需求,千方百計解決企業實際困難,扶持現有企業發展壯大。要持續擴大開發開放,科學合理規劃臨空、臨鐵產業,打造更加完善的對外開放平臺,持續深化與寧波、長春等地的對口合作,扎實推進項目合作、人才交流、產業對接,著力形成區域間資源共享、互促發展的良好環境。
趙永浩強調,要在城鄉發展上當標桿作示范,科學編制城鄉規劃,合理分配教育、醫療、商業等公共服務資源,不斷完善用地布局、功能分區、交通體系等核心內容。要加快城鄉建設步伐,全面做好州慶獻禮工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持續改善人居環境。要加強城鄉精細化管理,以常態化創城為抓手,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機制,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打造數字化、智能化交通管理服務平臺,鞏固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趙永浩強調,要在增進民生福祉上當標桿作示范,堅持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民族團結進步良好局面,扎實推進惠民實事,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要持續維護社會穩定,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深化“平安延吉”“法治延吉”建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趙永浩強調,要在黨的建設上當標桿作示范,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抓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好黨建引領作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筑牢黨員干部的信仰之基,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精準科學選人用人,著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保持好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趙永浩最后強調,春節和冬奧會期間,全市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細化責任分工,統籌安排好各項工作。要高度重視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開展好困難群體節日走訪慰問活動,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要持續保障重要物資供應充足,全力提升水、電、氣、熱供應能力,確保城市保供有力、運行有序。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加強重點場所管控,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要加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排查力度,認真落實節假日值班值守制度,強化應急管理,暢通信息報送渠道,確保全市各族人民過上安樂祥和的節日。

頒獎現場 金洪石 攝

頒獎現場 金洪石 攝

頒獎現場 金洪石 攝

頒獎現場 金洪石 攝

頒獎現場 金洪石 攝
全市副縣級以上領導干部,各鎮、街道、市直各部門和垂直部門主要負責同志,受表彰的單位和個人參加會議。

會議現場 金洪石 攝

會議現場 金洪石 攝

趙永浩講話 金洪石 攝

薛志強主持會議 金洪石 攝

吳賢哲宣讀表彰和表揚決定 金洪石 攝

會議現場 金洪石 攝

趙永浩頒獎 金洪石 攝

薛志強頒獎 金洪石 攝

吳賢哲頒獎 金洪石 攝
趙永浩指出,要在經濟高質量發展上當標桿作示范,不斷優化產業布局,打造特色農產品產業園區,大力支持農產品深加工產業,加快冷鏈物流體系建設,持續發展高端裝備制造業,加快延吉恐龍王國金豆歡樂園項目建設進度,推動鄉村旅游與周邊紅色、生態、康養等資源有機結合,有效助力鄉村振興。要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堅持把項目建設攻堅行動常態化、制度化抓下去,積極爭取項目資金,全力做好項目謀劃,對新建和續建項目,全程跟蹤服務,全面了解項目面臨的實際困難,及時解決阻礙問題,推動項目早投產、早達效。要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積極開展以商招商、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謀劃促成一批投資拉動能力強、效益優的大項目好項目落戶延吉,積極構建新型政商關系,建立健全聯系企業機制,全面了解企業客觀需求,千方百計解決企業實際困難,扶持現有企業發展壯大。要持續擴大開發開放,科學合理規劃臨空、臨鐵產業,打造更加完善的對外開放平臺,持續深化與寧波、長春等地的對口合作,扎實推進項目合作、人才交流、產業對接,著力形成區域間資源共享、互促發展的良好環境。
趙永浩強調,要在城鄉發展上當標桿作示范,科學編制城鄉規劃,合理分配教育、醫療、商業等公共服務資源,不斷完善用地布局、功能分區、交通體系等核心內容。要加快城鄉建設步伐,全面做好州慶獻禮工程,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持續改善人居環境。要加強城鄉精細化管理,以常態化創城為抓手,進一步完善城市管理機制,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等現代信息技術,打造數字化、智能化交通管理服務平臺,鞏固開展農村環境整治工作,持續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
趙永浩強調,要在增進民生福祉上當標桿作示范,堅持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大力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健全防返貧監測幫扶機制,進一步優化教育資源配置,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鞏固民族團結進步良好局面,扎實推進惠民實事,切實解決人民群眾的急難愁盼問題。要持續維護社會穩定,堅持外防輸入、內防反彈,常態化開展疫情防控工作,嚴格落實安全生產監管責任,深化“平安延吉”“法治延吉”建設,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
趙永浩強調,要在黨的建設上當標桿作示范,認真貫徹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持“抓黨建、促發展”的工作思路,充分發揮好黨建引領作用,加強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和基層組織建設,筑牢黨員干部的信仰之基,全面提升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力。要加強干部隊伍建設,精準科學選人用人,著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要加強黨風廉政建設,一體推進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鞏固發展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保持好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
趙永浩最后強調,春節和冬奧會期間,全市各部門要加強組織領導,細化責任分工,統籌安排好各項工作。要高度重視群眾的生產和生活,開展好困難群體節日走訪慰問活動,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要持續保障重要物資供應充足,全力提升水、電、氣、熱供應能力,確保城市保供有力、運行有序。要嚴格落實疫情防控措施,持續加強重點場所管控,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要加大道路交通、消防安全等重點領域安全生產排查力度,認真落實節假日值班值守制度,強化應急管理,暢通信息報送渠道,確保全市各族人民過上安樂祥和的節日。

頒獎現場 金洪石 攝

頒獎現場 金洪石 攝

頒獎現場 金洪石 攝

頒獎現場 金洪石 攝

頒獎現場 金洪石 攝
【責編 王春榮】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