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風采】李男:做最好的豆腐 履人大代表職責
因喜歡吃豆腐而涉足豆制品加工行業,卻從中發現“黑暗”內幕。他的堅持,使整個行業從臟亂差的小作坊加工模式逐漸走向規范化。從事豆制品加工行業16年來,食品安全是他一直在探索和追逐的課題。
打破不良傳統 營造規范化行業秩序
2004年,原本從事電子行業的李男轉行,在公園街道轄區租下了一間11平米的廠房,成立了延吉市南山豆業有限公司。“我非常愛吃豆腐,有一天我家附近的豆房沒營業,我就在想,我這么喜歡吃豆腐,不如自己干一個豆腐房。”李男說,公司起初只有5個人和一輛人力三輪車。為了節省開支成本,李男晚上和員工一起在車間干活,起早去早市宣傳和銷售自己的產品,白天推三輪車給客戶送貨。因跨行經營,無論是生產技術還是銷售,都遇到了不同程度困難和壓力,不到10個月就虧損了近10萬元。

李男指導員工使用和調試設備 季芳旭 攝
雖然起步艱難,但李男堅持食品安全,注重加工過程環境衛生,經過堅持不懈地努力,一年后,南山豆制品打響了品牌,贏得了老百姓信賴。與此同時,李男積極向相關部門反應臟亂差的行業亂象,堅持反對使用工業鹵水的傳統做法以及小作坊式不正規經營模式,引起了各相關部門高度關注。最終,由工商、公安、技監部門組成聯合調查小組,清查了延邊州范圍內大小豆制品加工行業,從此徹底改變和整頓了豆制品加工行業的不良習俗。
李男作為一個“門外漢”,打破了簡陋又破舊的小作坊模式的豆制品加工行業,同時也帶動了這一行業走向企業化、品牌化和標準化發展。
人大代表履職盡責 常懷感恩回報社會
如今,李男作為延邊豆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帶領企業全面發展壯大。生產豆制品外,還拓展了醬油、醋、調料等食品加工項目,致力打造延邊特色民俗品牌。同時,為了緊跟時代步伐,李男更是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他積極參加有關經營和管理的培訓班和人大代表履職能力培訓班,不斷提升自己,積極為社會做貢獻。

李男與實驗室工作人員一起研究醬油配比度 季芳旭 攝
2011年至2013年,李男連續3年將價值3萬多元豆制品捐獻給延邊社會福利院和光榮院,并且從2008年到至今,每年不間斷地參與延邊各地孤兒院和敬老院慰問活動,為老人和孩子們送去慰問品。
今年2月,李男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指示精神,動員延邊創新愛心協會深入建工街道開展慰問,并向街道贈送了價值5000多元的慰問品。在今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期間,李男組織13名員工在天池新村協助社區撿垃圾、修補路面,還參與了市人大農業代表團組織的清理小廣告和垃圾等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人大代表職責,為社會貢獻企業力量。
心系民生 為百姓發聲
為了更好地收集民情民意,作為包保建工街道延興社區的人大代表,李男下沉社區時為居民發放聯系卡,主動向居民征集意見和建議。在了解到天池新村A、兩區是無物業小區,近200棟樓約15000戶居民生活十分不便的情況后,李男積極向上級組織提出相關建議,最終讓垃圾遍地、隨處可見僵尸車的小區得到了徹底清理和整頓,提高了小區的衛生環境,改善了居住條件。

李男接受采訪 季芳旭 攝
李男表示,在即將召開的十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期間,他將針對天池新村一類無物業小區規范化管理的相關問題提出建議,并將居民所反映的問題集中梳理上交大會。在今后的履職過程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繼續肩負人大代表的重任,更多深入社區及鄉村了解民情,傾聽他們的呼聲,及時向政府相關部門反應真實情況,為群眾排憂解難,做政府和群眾之間溝通的橋梁和紐帶。
打破不良傳統 營造規范化行業秩序
2004年,原本從事電子行業的李男轉行,在公園街道轄區租下了一間11平米的廠房,成立了延吉市南山豆業有限公司。“我非常愛吃豆腐,有一天我家附近的豆房沒營業,我就在想,我這么喜歡吃豆腐,不如自己干一個豆腐房。”李男說,公司起初只有5個人和一輛人力三輪車。為了節省開支成本,李男晚上和員工一起在車間干活,起早去早市宣傳和銷售自己的產品,白天推三輪車給客戶送貨。因跨行經營,無論是生產技術還是銷售,都遇到了不同程度困難和壓力,不到10個月就虧損了近10萬元。

李男指導員工使用和調試設備 季芳旭 攝
李男作為一個“門外漢”,打破了簡陋又破舊的小作坊模式的豆制品加工行業,同時也帶動了這一行業走向企業化、品牌化和標準化發展。
人大代表履職盡責 常懷感恩回報社會
如今,李男作為延邊豆海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長,帶領企業全面發展壯大。生產豆制品外,還拓展了醬油、醋、調料等食品加工項目,致力打造延邊特色民俗品牌。同時,為了緊跟時代步伐,李男更是努力學習,提高自身素質。他積極參加有關經營和管理的培訓班和人大代表履職能力培訓班,不斷提升自己,積極為社會做貢獻。

李男與實驗室工作人員一起研究醬油配比度 季芳旭 攝
今年2月,李男積極響應市委、市政府眾志成城抗擊疫情的指示精神,動員延邊創新愛心協會深入建工街道開展慰問,并向街道贈送了價值5000多元的慰問品。在今年創建全國文明城市期間,李男組織13名員工在天池新村協助社區撿垃圾、修補路面,還參與了市人大農業代表團組織的清理小廣告和垃圾等活動,以實際行動踐行人大代表職責,為社會貢獻企業力量。
心系民生 為百姓發聲
為了更好地收集民情民意,作為包保建工街道延興社區的人大代表,李男下沉社區時為居民發放聯系卡,主動向居民征集意見和建議。在了解到天池新村A、兩區是無物業小區,近200棟樓約15000戶居民生活十分不便的情況后,李男積極向上級組織提出相關建議,最終讓垃圾遍地、隨處可見僵尸車的小區得到了徹底清理和整頓,提高了小區的衛生環境,改善了居住條件。

李男接受采訪 季芳旭 攝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