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州新時代傳習所經驗推廣會在延吉舉行
延吉新聞網5月22日訊(記者 王棟)5月22日,全州新時代傳習所經驗推廣會在延吉舉行。

與會人員在朝陽川鎮合成村新時代傳習所參觀學習 王棟 攝

與會人員在公園街道楊柳服務中心參觀學習 王棟 攝

與會人員在延吉市歐尚家居新時代傳習所參觀學習 王棟 攝
來自全州各縣市委宣傳部主管理論工作的副部長、理論科長,城市社區和農村新時代傳習所負責人參加會議。與會人員先后來到延吉市朝陽川鎮合成村新時代傳習所、公園街道楊柳服務中心、延吉市歐尚家居新時代傳習所進行參觀學習。在隨后召開的全州新時代傳習所經驗推廣會上,與會人員就如何進一步發揮好新時代傳習所的作用進行交流探討。
據了解,按照省委、州委指示精神,貫徹“五傳五有五助”的標準和要求,延吉市委宣傳部在全市廣泛設立了“新時代傳習所”。2017年11月10日,延吉市首批兩個“新時代傳習所”在延吉市公園街道園輝社區、延吉市北山小學正式掛牌。2017年12月8日前,全市所有的村、社區 “新時代傳習所”均掛牌成立并開展了活動。
與此同時,延吉市委宣傳部還致力于擴展新時代傳習所覆蓋領域,探索“傳習所+黨建”工作新模式,以新時代傳習所為平臺,進一步加強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從業黨員和群眾的思想道德建設、理想信念教育。2017年12月21日,舉行全市非公黨組織“新時代傳習所”授牌儀式,在延吉百貨大樓、延邊敖東藥業集團、延邊朋來愛心協會等35個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中設立了“新時代傳習所”。2017年底向全市下發《延吉市設立“新時代傳習所”實施方案》,在工作目標、工作標準、組織機構、責任分工等方面對做好新時代傳習所工作做出了明確要求。
截至目前,全市共設立“新時代傳習所”251個(其中社區78個,農村56個,企業36個、機關71個、學校5個、軍營2個、網絡2個,鄉鎮街道1個),橫到邊、縱到底的覆蓋網絡已愈發完善。創新開展雙語宣講、志愿宣講、炕頭宣講等體現民族特點、地域特色的宣講活動1500余場,受益人數達10萬余人次。

會議現場 王棟 攝

與會人員交流探討 王棟 攝

張繼新講話 王棟 攝
就如何進一步發揮好新時代傳習所的作用,州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繼新強調,設立新時代傳習所是省委的決策部署,已經納入意識形態責任工作制中,在管理和使用中要提高認識,在行動上要形成合力,宣傳部門要牽頭抓總,善于用督查的杠桿推動工作的進一步有效開展,并及時進行評估,達到預期效果,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延邊更好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與會人員在朝陽川鎮合成村新時代傳習所參觀學習 王棟 攝

與會人員在公園街道楊柳服務中心參觀學習 王棟 攝

與會人員在延吉市歐尚家居新時代傳習所參觀學習 王棟 攝
來自全州各縣市委宣傳部主管理論工作的副部長、理論科長,城市社區和農村新時代傳習所負責人參加會議。與會人員先后來到延吉市朝陽川鎮合成村新時代傳習所、公園街道楊柳服務中心、延吉市歐尚家居新時代傳習所進行參觀學習。在隨后召開的全州新時代傳習所經驗推廣會上,與會人員就如何進一步發揮好新時代傳習所的作用進行交流探討。
據了解,按照省委、州委指示精神,貫徹“五傳五有五助”的標準和要求,延吉市委宣傳部在全市廣泛設立了“新時代傳習所”。2017年11月10日,延吉市首批兩個“新時代傳習所”在延吉市公園街道園輝社區、延吉市北山小學正式掛牌。2017年12月8日前,全市所有的村、社區 “新時代傳習所”均掛牌成立并開展了活動。
與此同時,延吉市委宣傳部還致力于擴展新時代傳習所覆蓋領域,探索“傳習所+黨建”工作新模式,以新時代傳習所為平臺,進一步加強對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從業黨員和群眾的思想道德建設、理想信念教育。2017年12月21日,舉行全市非公黨組織“新時代傳習所”授牌儀式,在延吉百貨大樓、延邊敖東藥業集團、延邊朋來愛心協會等35個非公有制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中設立了“新時代傳習所”。2017年底向全市下發《延吉市設立“新時代傳習所”實施方案》,在工作目標、工作標準、組織機構、責任分工等方面對做好新時代傳習所工作做出了明確要求。
截至目前,全市共設立“新時代傳習所”251個(其中社區78個,農村56個,企業36個、機關71個、學校5個、軍營2個、網絡2個,鄉鎮街道1個),橫到邊、縱到底的覆蓋網絡已愈發完善。創新開展雙語宣講、志愿宣講、炕頭宣講等體現民族特點、地域特色的宣講活動1500余場,受益人數達10萬余人次。

會議現場 王棟 攝

與會人員交流探討 王棟 攝

張繼新講話 王棟 攝
就如何進一步發揮好新時代傳習所的作用,州委宣傳部副部長張繼新強調,設立新時代傳習所是省委的決策部署,已經納入意識形態責任工作制中,在管理和使用中要提高認識,在行動上要形成合力,宣傳部門要牽頭抓總,善于用督查的杠桿推動工作的進一步有效開展,并及時進行評估,達到預期效果,讓黨的十九大精神在延邊更好地落地生根,開花結果。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