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吉市機關單位認真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
延吉新聞網11月30日訊(記者 欣聞)黨的十九大是在新的歷史起點上開啟黨和國家事業新征程的一次大會,大會勝利閉幕后,延吉市機關單位迅速行動,通過市委宣講團進機關宣講或召開座談會解讀十九大等方式,認真學習領會十九大精神。

鄭海霞宣講十九大精神 李延瑋 攝
11月23日,延吉市委宣講團成員、市委黨校第二教研室主任鄭海霞為全市政法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及中層干部宣講黨的十九大精神。鄭海霞緊扣黨的十九大報告原文,運用大量事例,對黨的十九大提出的新思想、新論斷、新要求、新任務作了系統深刻的解讀。
通過本次學習,全市政法各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及中層干部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今后,他們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一名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工作、紀律嚴明的人民衛士。
延吉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孟繁友參加了本次的報告會。

王向明宣講十九大精神 王曉彤 攝
11月24日,延吉市委宣講團成員、市委黨校第二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王向明走進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為水務集團全體黨員共110余人宣講十九大精神。
當日,王向明以《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為主題,用簡單質樸的語言和生動透徹的理論知識向在座人員宣講應如何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內容豐富,深入淺出,與會人員均認真聆聽,不時記錄宣講精髓。
吳洋是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科科長,他說,通過對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受益匪淺,作為一名黨員,自己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當中,為老百姓用水提供保障。

水利局學習十九大精神
11月29日,延吉市水利局黨組以“鼓足干勁 力爭上游 以實際行動踐行十九大精神”為題,由局黨組書記、局長金勇文結合水利工作實際對黨的十九大精神進行了宣講。
金勇文說,水利系統全體干部職工要按照十九大的戰略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推進新時代延吉市水利現代化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根本遵循,為加強水生態文明發展,建設美麗延吉盡到水利人的一份責任和義務。同時,要齊心協力做好脫貧攻堅、河長制、防汛抗旱、災后重建、重大水利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加大兩庫管理、河道整治、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水土保持、水行政執法等水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確保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到實處,為決勝小康、共創美好延吉作出應有的貢獻。

文廣新局學習十九大精神
11月29日,延吉市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召開深入學習十九大暨民族文化工作座談會,學習十九大會議精神。
會上,各成員單位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回顧了近期民族文化工作及在各方面取得的可喜成就,也對未來五年延吉市民族文化工作作了預想及謀劃。
座談會為今后延吉市民族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對推動民族文化事業在新的歷史時期傳承創新、實現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意義。與會人員紛紛表示,作為民族文化藝術工作者,要以此為動力,找準定位,主動作為,為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鄭海霞宣講十九大精神 李延瑋 攝
通過本次學習,全市政法各部門領導班子成員及中層干部對黨的十九大精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有了更加深刻的認識。今后,他們將以十九大精神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做一名對黨忠誠、服務人民、執法工作、紀律嚴明的人民衛士。
延吉市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孟繁友參加了本次的報告會。

王向明宣講十九大精神 王曉彤 攝
當日,王向明以《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為主題,用簡單質樸的語言和生動透徹的理論知識向在座人員宣講應如何學習領會黨的十九大精神,宣講內容豐富,深入淺出,與會人員均認真聆聽,不時記錄宣講精髓。
吳洋是水務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科科長,他說,通過對十九大精神的學習,受益匪淺,作為一名黨員,自己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更加飽滿的熱情投入到今后的工作當中,為老百姓用水提供保障。

水利局學習十九大精神
金勇文說,水利系統全體干部職工要按照十九大的戰略部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奮力推進新時代延吉市水利現代化發展,以實際行動踐行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根本遵循,為加強水生態文明發展,建設美麗延吉盡到水利人的一份責任和義務。同時,要齊心協力做好脫貧攻堅、河長制、防汛抗旱、災后重建、重大水利項目建設等重點工作,加大兩庫管理、河道整治、最嚴格水資源管理、水土保持、水行政執法等水生態環境治理工作,確保中央環保督察反饋問題的整改落到實處,為決勝小康、共創美好延吉作出應有的貢獻。

文廣新局學習十九大精神
會上,各成員單位暢所欲言,各抒己見,回顧了近期民族文化工作及在各方面取得的可喜成就,也對未來五年延吉市民族文化工作作了預想及謀劃。
座談會為今后延吉市民族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對推動民族文化事業在新的歷史時期傳承創新、實現大發展大繁榮具有重要意義。與會人員紛紛表示,作為民族文化藝術工作者,要以此為動力,找準定位,主動作為,為民族文化事業的發展作出更大貢獻。
【責編 王春榮 李軍廣】
微信 掃一掃 關注
《延吉新聞網》公眾號

延吉新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
凡本網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均屬延吉新聞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延吉新聞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凡本網摘錄或轉載的屬于第三方的信息將注明具體的來源,其目的在于向社會公眾傳遞、共享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站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信息來源,并自行承擔版權等法律責任。